如果连法国队的比赛都让人打哈欠,那问题可能不在对手,而在赛制。最近一轮世预赛,法国队面对乌克兰、冰岛和阿塞拜疆,三场比赛下来,场面沉闷、节奏平淡。球迷的情绪从“期待姆巴佩”到“只想早点结束”,这种落差,让“高规格赛事”成了鸡肋。

法国《队报》指出,这种观赛疲劳不仅是法国的问题。德国、西班牙、英格兰等强队也在经历同样的困境。比赛几乎没有悬念,节奏被拉得松散,甚至连球员的专注度都在下降。球迷调侃:“这更像友谊赛,而不是世界杯预选赛。”欧足联意识到,老旧的分组体系已经走到了尽头。

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在本周的足球峰会上公开承认,“预选赛的模式已经过时。”接下来,他们将讨论两种改革方案:一是让国家联赛成为世界杯和欧洲杯的资格基础;二是效仿新欧冠模式,采用单循环赛制,让各国直接排位晋级。无论哪个方案,都意味着一次体系级的重构。

星空赛事体育在观察欧洲足球生态时发现,这场改革并非单纯为娱乐观众。背后还有转播商、品牌合作方和赛事商业化的博弈。传统主客场制在内容时代显得过于封闭,而“大国对决”的频率提升,能重新点燃市场热度。对品牌而言,曝光机会更集中,内容价值更高。

当然,改革也面临挑战。如何在公平竞争与商业吸引力之间找到平衡?如果每轮都变成豪门内战,小国球队是否会彻底失去存在感?这正是欧足联内部争论最激烈的部分。毕竟,足球的浪漫之一,就是冰岛爆冷、格鲁吉亚逆袭的可能。

根据目前的节奏,新赛制最快也要等到2028年周期结束后才能落地。届时,欧洲杯、欧冠和世预赛将正式形成“联动生态”,一个全新的欧洲足球体系或将出现。而在那之前,球迷们可能还要忍受几年“过程可预期、结果可猜测”的预选赛。

也许,真正的问题不是法国队踢得无聊,而是欧洲足球的结构老了。改革的信号已经吹响,接下来,就看欧足联能否在传统与创新之间,找到属于未来的平衡点。